新物网

当前位置:

科技

读白金锁老师《烟雨花溪》—— 赏花溪·品乡愁·悟变迁

时间:2025-07-02 18:02:35 来源: 互联网
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,乡愁似乎成了一种奢侈的情感,它藏在心底最柔软的角落,等待着被唤醒。白金锁先生的散文集《烟雨花溪》正是这样一部能够唤醒乡愁、引发共鸣的作品。这本书共108篇散文,分“烟雨花溪”“故乡春韵...

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,乡愁似乎成了一种奢侈的情感,它藏在心底最柔软的角落,等待着被唤醒。白金锁先生的散文集《烟雨花溪》正是这样一部能够唤醒乡愁、引发共鸣的作品。这本书共108篇散文,分“烟雨花溪”“故乡春韵”“烟火乡愁”等八个篇章,不仅仅是对故乡灵寿的深情描绘,更是对人生百态的细腻感悟。

作者以灵寿为原点,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乡的山川河流、风土人情,勾起了无数游子心中那抹挥之不去的乡愁。《灵寿的江南梦》中,作者将灵寿比作江南水乡,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松阳河湿地农业观光园的美丽景色,展现了灵寿在新时代焕发出的新活力。《故乡的杏子红了》中,作者以杏子为线索,回忆了童年在故乡度过的美好时光,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思念。《慈河源上菊花香》中,作者将慈河比作母亲河,赞美了慈河两岸菊花盛开的美丽景色,表达了对故乡自然风光的热爱。作者笔下的故乡,不是单纯的景物描写,而是融入了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感悟。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故乡的山水草木、风土人情,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灵寿的青山绿水之间,感受到那份浓浓的乡愁。

作者不仅沉醉于故乡的田园风光,更关注着时代的变迁和家乡的发展。《滹沱河,灵寿的网红打卡地》中,作者描绘了滹沱河湿地修复工程带来的巨大变化,展现了灵寿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的成就。《油盆村:红色金融的“摇篮”》中,作者回顾了晋察冀边区银行和印刷局在灵寿的历史,展现了灵寿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。《太行七贤》中,作者讲述了油盆村七位农民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的故事,弘扬了“愚公移山”的精神,激励着新时代的人们不断奋斗。作者以独特的视角,记录了灵寿在时代浪潮中发生的巨变,展现了家乡人民在党的领导下,艰苦奋斗、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风貌。

作者在描绘故乡山水、记录时代变迁的同时,也融入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。《故乡的老屋》中,作者回忆了老屋承载的童年记忆,表达了对亲情的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。《儿时,跟随父亲走亲》中,作者通过跟随父亲走亲的经历,展现了故乡淳朴的民风和浓厚的亲情,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。《金秋话蚰子》中,作者以蚰子为切入点,回忆了童年在田野间捕捉蚰子的乐趣,表达了对无忧无虑童年时光的怀念和对简单快乐生活的向往。作者的文字中蕴含着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悟,他以诗意的语言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,对亲情的珍惜,对人生的思考,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,获得启迪。

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白金锁先生熟读古典诗词,在创作中信手拈来,运用自如。他将古典诗词的意境融入散文的创作中,形成了独特的诗化散文风格:文章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充满了诗情画意;善于运用比喻、拟人等修辞手法,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;文章结构严谨,层次分明,逻辑清晰。白金锁先生系中华诗词学会、河北省作家协会、河北省诗词协会、石家庄作家协会会员,任河北省散文协会、石家庄诗词协会理事、太行风诗社社长。著有诗歌散文集《远去的红帆》,诗集《五月榴花开》《松阳春晓》《梅风菊骨》《沁园春集》《江城子集》《满庭芳集》以及散文集《故乡的杏子红了》。《烟雨花溪》是作者的第九部作品集,也是第二部散文专集。

这部作品不仅适合喜欢散文创作的读者阅读,也适合想要了解灵寿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的读者品鉴,更能引发每一个远离故乡的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热爱。